您投资创业的乐园

    招商热线:0556-8822888

安徽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截至一季度末,我省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包括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业等,下同)20265户,其中民营企业已达18259户。全省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盈利状况迅速改善、社会贡献不断提高。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各地民营经济竞相发展。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生力军,带动地区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相比较而言,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实力强、发展快,如合芜马铜四市拥有民营企业6971家,一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为2460.7亿元和95.7亿元,占全省民营企业的44.7%和40.8%。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带动强而发展空间大,如皖北地区民营企业数占规模企业比重高达90.8%,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63.8%,民营企业已成为该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但是问题也逐渐显现。受政策环境影响,部分行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经营收入、利润降幅较大。数据显示,一季度,我省住宿业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5.2%,利润下降83.4%;这些行业受政策环境变化影响较大,企业经营形势亟待改善。
  产业链短、加工度低,民营经济低附加值行业过于集中。从民营企业行业分布情况看,企业数占比较大的行业多为一般加工和房地产领域,生产配套少,产品较单一。受资金技术约束,高技术产业民营经济进入不足。高端制造业中的医药、仪器仪表和计算机通信设备等制造业,企业数分别为241家、88家和279家,占全省民营企业的1.3%、0.5%和1.5%。
  摆在面前的突出问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省统计局权威专家给出了建议。坚持“放水养鱼”,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解决企业资金、土地、用工等生产要素供需难题,搭建多层次的民营经济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使用土地交易平台,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拓宽销售渠道,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推进减负工作,简化审批流程,解除不合理的税费负担。
  强调创新发展,推动民营企业走品牌、创新、高成长道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设立专项资金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创新能力。因地制宜的引进、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差异化的错位竞争策略,树立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新兴产业。
  “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高标准打造精品高效园区,强化承载力,吸引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落户发展,加快形成上下游分工协作,配套完备、后势强劲的产业集群。(安徽经济报)

发布时间:2014-06-07

招商热线

0556-8822888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