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热线
0556-8822888
民营经济发展,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对民营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和促进。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秉承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各项措施和政策的实质都是为了给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方面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三个不到位”的问题:思想认识不到位,怕私、疑私、防私的观念根深蒂固,亲商、重商、护商的社会氛围不浓。政策落实不到位,“玻璃门”、“弹簧门”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顽症,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准入门槛、资质条件上层层加码,挤压民营经济的生存发展空间。管理服务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不高,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意愿,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首要的是继续解放思想,坚决破除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壁垒和体制障碍。
民营经济能发展靠的是解放思想,大发展、快发展仍然要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要牢固树立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抓富民、抓民生的意识,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一切妨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都要冲破,一切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改变,一切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革除。具体来说,就是要坚决破除重国有轻民营、重外资轻内资的思想,树立一视同仁、共同发展的观念;
破除循规蹈矩、不敢突破的思想,树立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树立干大事业、求大发展的观念;破除重监管轻服务、重检查轻支持的思想,树立以服务促管理、以扶持促发展的观念,真正使广大民营企业放开手脚加快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关键在于强化政策落实,真正做到对民营企业多服务、多支持,不干预、不添乱。
近年来,国家和省里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支持政策,关键在于落实。一些民营企业反映,不少扶持政策审查门槛高、审批环节多,有时申请享受政策的成本还要高于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的规定,简化办事手续,确保政策落实到位。要把各项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方面,加强监督检查,明确落实责任。要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严禁滥用行政权力干预民营企业合法生产经营活动,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查封、扣压、冻结民营企业财产,让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放心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根本上要靠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民营经济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各地各部门要从实现兴皖富民、建设美好安徽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县一级更要把民营经济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柱。要把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纳入各地各有关部门工作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加强考核问效,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格局,奋力开创全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