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投资创业的乐园

    招商热线:0556-8822888

转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肩负使命


    2011年,科技部启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温州激光与光电、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等41家产业集群进入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初选名单。相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表现出鲜明的“创新型”特征。他们不仅形成了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核心企业集团,而且强化了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成为加快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力量。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组织形式,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日前,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专访了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
    市场和高端科技服务业是联系产业集群不同门类的纽带
    科技日报:去年11月,科技部正式启动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在这些产业集群中,有些领域非常宽,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有些领域却较窄,如“先进矿山运输及安全装备产业集群”。您认为,哪一种定位更有利于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赵明鹏: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一个产业集群并不都在同一产业领域内,还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配套产业。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地方通过招商引资,把同一领域的一些企业聚集在一起,其实它们之间可能根本没有产业链的联系,这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在观念上有差别。
    举个例子,大型客机生产囊括很多生产门类,如装备制造,碳素纤维材料,无线电通讯,航空座椅、轮胎,飞机控制系统等等,这些都不在一个领域,但他们在大型客机的研发生产中相互关联配套,形成了产业集群。客机生产商为了进一步提升客机的市场竞争力,甚至会研发专用于某一型号飞机的新材料。由此,其产业集群所涉及的领域会不断拓展。所以说,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与其所涉及领域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科技日报:如您所说,一个产业集群并不一定在同一产业领域内。那么,在涉及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中,联系各个生产门类的纽带是什么?
    赵明鹏:一说起产业集群,大家都会谈到美国硅谷。我们就从美国硅谷的例子中来看看联系产业集群的纽带是什么。
    在美国硅谷这个典型的产业集群里,不仅包括芯片设计、软件设计、机壳设计、外观设计等,还衍生出了很多创意、美术等产业,他们形成了密切的市场纽带关系。缺少任何一个产业,都会影响到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在美国硅谷产业集群里,制造业只占一部分,更大一部分是创造业。研发、设计、技术转移、风险投资、法律咨询、科技金融等创造业形成了一整套的高端科技服务体系,它并不生产工业产品,而是给企业提供创新型的服务产品,通过智慧创造产业价值。正是这个高端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吸引资金、高技术产业、高端科技人才向硅谷聚集,才使得硅谷成为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引领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和高端的科技服务业是联系产业集群不同生产门类和企业的纽带。
    科技服务体系是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科技日报:我们该如何理解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的“创新”的含义,是指其驱动力是创新,还是指它关注的是新兴产业?
    赵明鹏:创新型产业集群的核心是创新。也就是说,它是依靠创新驱动的产业集群。从工作层面考虑,可以从3个方面理解,一是创新要素的驱动力,包括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二是产业的规模和品牌的彰显力,包括产品的市场份额、产业的经济规模、技术标准的国际话语权、企业集群和行业竞争的优势;三是产业集群的组织方式,包括运行体系、协作机制、组织网络、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等。
    科技日报:美国硅谷为什么充满创新活力,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核心企业是带动硅谷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有人认为,硅谷的创新环境推动各主体进行协作才是保持创新活力的关键。事实上,这反映出对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力的不同理解。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赵明鹏: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个全新的产业形态载体和经济载体。在产业发展初期,硬性地把一些企业集中在某地,进行机械式的拼装组合,企业间、产业间无法建立有机联系,他们带动不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当科技服务业不发展的时候,要想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或创新驱动的经济形式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科技服务体系才是推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事实上,我们在判断产业集群是创新驱动还是要素驱动时,最关键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指标就是经济板块里科技服务业创造的价值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科技日报:能举个例子吗?
    赵明鹏:去年,整个中关村实现工业总产值19000亿元,其中服务业达到5500亿元。服务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25%,居全国之首。在去年全国4700多亿元的技术交易额中,中关村就占了1880亿,比例超过40%,其中80%流向了北京以外的地区。这说明中关村的技术服务业是外溢的。按照梯度转移模式,中关村的优质科技服务业最先满足当地需求,才会逐步向外转移。因此我们看到,中关村整个板块的核心竞争力远强于我国其他地区。
    现在的竞争不是单个产品的竞争,而是行业的竞争、产业的竞争
    科技日报:科技部正式启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设工程以前,火炬中心从2009年开始就对产业集群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在3年多的探索中,您有哪些感触?
    赵明鹏:有两点感触:第一,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当中,绝大部分地区仍停留在要素驱动阶段。回顾历史,从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到化工革命,从电气革命到综合技术革命,世界生产力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从德国转到美国,再从美国转到日本,走的都是创新驱动的模式。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抢占国际经济制高点。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要素驱动模式难以为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紧迫性更加凸显。
    第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其所处的产业链条的位置密切相关。在产业链条的低端,技术固化在生产设备中,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使得生产过程比较容易操作。因此,在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的地方,只要投入资金就能建厂生产。简单地讲,在产业链低端,技术跟着资金走,产品附加值低。在产业链高端,新技术意味着新产品、新市场,意味着高收益,因此新技术能够吸引大批资金。换句话说,就是资金跟着技术走。过去,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主导权。现在我国要转型发展,转型就是转换主导权,就是要把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导权是个系统工程,包括研发、创意、设计、制造等等,是产业间网络体系形成的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的核心思想所在。在转型发展中,创新型产业集群肩负使命。
    科技日报:您提到,主导权是个系统工程。那么从系统的角度,影响产业集群整体效能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集群各组成单元的个体效能,另一方面是各组成单元之间形成的协作效能。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提升产业集群整体效能,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赵明鹏:对。现在讲核心竞争力,已经不是讲单个产品的竞争力,而是讲行业的竞争力,产业的竞争力,某个领域的竞争力。无论是行业、产业,还是领域内的特大产品都是一群企业支撑起来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例如,中关村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已经形成完整的综合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中心,它背后有一大批代表性企业。在核心芯片方面,以创毅视讯、君正为代表;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方面,以播思通讯、中科创达、风灵创景、京联云为代表;在浏览器方面,以优视公司为代表;在移动智能终端方面,以联想、汉王、爱国者等为代表;在网络安全领域,以奇虎、网秦为代表;在移动搜索方面,以百度为代表;在移动娱乐方面,以优酷、暴风影音、乐视网为代表;在移动阅读方面,以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为代表;在移动社交方面,以新浪、搜狐、人人网为代表;在移动电子商务方面,以京东商城、当当网、凡客为代表。
    抓科技和经济结合应率先从创新型产业集群开始
    科技日报:改革开放30年来,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始终贯彻科技工作的主线。日前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对促进科技经济相结合有什么意义?
    赵明鹏: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种生产要素的现代化的组合方式,是技术从提供者到使用者转移、转化的过程,是智慧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载体。因此,抓科技和经济结合,抓驱动发展,应该率先从创新型产业集群开始。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市场的调控作用,把科技和经济变成统一体,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把“两张皮”缝合起来。只有在创新型产业集群中,科技才能更快地找到市场,才能更有效地和经济结合。
    科技日报:从工作层面来讲,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将聚焦在哪些方面?
    赵明鹏:第一,怎样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二,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怎样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强化资源聚集,优化资源配置;第三,用什么样的方法聚集高端生产要素。第三方面最为关键。
    要实现创新驱动就要用高端的要素聚集高端的要素。什么是高端的要素?科技服务体系是高端要素,一流的政策是高端要素,创新的环境和文化是高端要素。聚集来的什么是高端要素?聚集来的人才、服务、科学技术、高级管理,这叫高端要素。企业只要有了这些高端要素,企业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实现创新驱动。


发布时间:2012-12-03

招商热线

0556-8822888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