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投资创业的乐园

    招商热线:0556-8822888

首版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发布: 80家企业入选 民营企业成社会扶贫新品牌



  3月31日,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企业精准扶贫优秀案例(2018)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论坛发布了《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2018)》和《中国企业精准扶贫分领域案例(2018)》,对50家优秀企业及分领域30家企业的扶贫做法进行了系统呈现,该研究成果由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中国社科院共同完成。其中,入围《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的国有企业案例有25个,民营企业案例22个,外资企业案例3个,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扶贫的新品牌。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号角。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贫困问题是突出“短板”。如何把中国存在几千年的贫困现象彻底消除,不留隐患,轻装前行,不仅政府要发挥主体作用,更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
  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企业,在参与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资金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渠道优势、信息优势、管理优势等,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重点,积极创新企业扶贫方式,在电商扶贫、旅游扶贫、消费扶贫等新业态积极探索,卓有成效,精彩纷呈。
  国有企业成为社会扶贫的主力军。国有企业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肩负起了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积极开展产业扶贫等,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公共产品服务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承担定点扶贫任务,目前96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246个贫困县,占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41.6%;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81.86亿元,累计投资项目近百个,投资额140亿元,覆盖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有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讲政治、顾大局、真扶贫、扶真贫,精心组织,倾情帮扶,效果明显。
  民营企业成为社会扶贫的新品牌。2015年10月,国务院扶贫办与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一道启动了民营企业“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动员民营企业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目前已有7.64万家民营企业帮扶了近5万个贫困村,755.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有效地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落实落地,实现了助力脱贫攻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双赢,体现了民营经济的社会担当。“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已成为社会扶贫的新平台和新品牌。
  外资企业成为社会扶贫的新力量。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一些外资企业积极响应中国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异军突起,迅速调整工作重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对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比较突出的帮扶成绩。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据介绍,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委托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开展了“企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历经案例征集、实地调研、案例初筛、专家评审、张榜公示、案例编写六个阶段,一年多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各类企业中评选出80个企业精准扶贫最佳案例,以此形成《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2018)》和《中国企业精准扶贫分领域案例(2018)》。这两本案例集对2018年企业扶贫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对50家优秀企业及分领域30家企业的扶贫做法进行了系统呈现,希望通过树立典型引领导向,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凝聚强大攻坚合力,能为更多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供工作指引和参考。
  3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9年1月1日起至2022年底,对企业用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扶贫捐赠支出,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这一重大利好政策的颁布,立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好评如潮,意义深远。通过调节税收政策杠杆,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形成激励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强大原动力,进而带动社会各领域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扶贫捐赠事业的深层次改革,迎来企业和社会扶贫的春天,进而推动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最终形成。
  面临新的扶贫形势,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更加需要企业家的担当精神、创新精神以提升脱贫质量;更加需要各类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以夯实基础;更加需要企业立足主业、发挥自身优势、对接市场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更加需要社会各界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脚踏实地为民造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久久为功。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推出“企业精准扶贫案例研究”案例集,宣传一批可学、可复制、可推广的企业扶贫典型案例,进一步动员更多企业积极履行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推动扶贫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新突破、再创新辉煌。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19-04-04

招商热线

0556-8822888

微信服务号